图3-55 1+1 并机系统原理框图

l 为简洁、清晰、美观地表示出并机系统接线关系,本文借鉴了电路图中线缆的表示 方法,即用“斜线数目”来代表同等性质功率线缆的数目。
l 接线时,采用功率线缆将各 UPS 的配电接线端子按照丝印对应关系一一进行连接即 可。


UPS5000-A-(400kVA-500kVA)
用户手册 (40kVA 功率模块) 3 安装
图3-56 1+1 并机系统接线示意图
(1)主路输入线缆 (2)旁路输入线缆 (3)电池线缆 (4)输出线缆
以 2 台母线子系统为例,双母线并机系统原理框图及对应的接线示意图分别如图 3-57 和图 3-58所示。

各单机功率线缆的长度和规格应该尽量相同,包括旁路输入线缆和 UPS 输出线缆,从 而旁路模式下可达到均流的效果。


图3-57 双母线并机系统原理框图

图3-58 双母线并机系统连线示意图
(1)主路输入线缆 (2)旁路输入线缆 (3)电池线缆 (4)输出线缆
----结束
3.3.2 连接控制线缆
连接并机控制线缆
用并机控制线缆将并机系统的各 UPS 单机的并机接口连接成环路。
l N+X 并机系统,接线原理如图 3-59和图 3-60所示。
图3-59 N+X 并机控制线缆原理图

为使接线示意图重点突出,故图中只体现了控制单元,以控制单元代替 UPS 单机。

图3-60 N+X 并机控制线缆连接图

l 双母线并机系统,需增加主从系统的 BSC 连线,以 2 台主系统的并机为例,接线 示意图如图 3-61所示。
图3-61 双母线并机控制线缆连接
连接其他控制线缆
连接好并机系统中各单机的控制线缆。
3.4 安装后检查
检查项目及验收标准如表 3-8所示。

必须认真执行表 3-8中第 10 项和第 11 项的检查,若这两项出现问题,可能导致 UPS 损坏。

表3-8 检查项目及验收标准
序号 | 检查项目 | 验收标准 |
01 | 系统配置是否与发货一致。 | 现场系统型号和合同配置一致。 |
02 | 线缆布置是否考虑到以后其 它系统布线。 | 线缆布置合理,符合施工要求。 |
03 | 线缆连接是否紧固。 | 输入线缆,输出线缆,电池间连接线缆必 须连接紧固。所有线缆连接处不能够有松 动,螺钉紧固需确保弹垫压平,防止脱落 或者发生安全事故,确保连线不存在断路 及隐患点。 |
04 | 紧固后的螺钉是否有划线标 记。 | 紧固后的螺钉需要做划线标记。 |
05 | 若远程管理设备,检查相关 的串口(该端口支持安全保 护机制)的连接是否正确。 | 控制电缆的连接必须正确,并紧固。 |
06 | 线缆标记是否清晰,准确。 | 线缆两头都需要标记,标签上标注要简洁 易懂。 |
07 | UPS 的地线是否连接到机房 的地线排上,地线连接是否 可靠。 | 需引到机房内接地排,并连接牢靠,用万 用表测量 UPS 地线与机房地线排之间的电 阻,阻值必须小于 0.1 Ω。 |
08 | 扎线带间距是否均匀一致。 | 扎线带间距均匀(建议每隔 30cm 需要绑 扎),且剪断处不留尖角。 |
09 | 检查各线路连接。 | 对照线路图检查线路连接必须正确。 |
10 | 输入、输出火线和零线是否 接反。 | 火线和零线的接线必须正确。主路输入 1L1 、1L2 、1L3 及 N,旁路输入 2L1、 2L2 、2L3 及 N,输出 U、V、W 及 N 接线 必须正确。 |
11 | 输入、输出火线相序是否正 确。 | 单机时,主路和旁路输入及其输出火线相 序必须正确;并机时,各台 UPS 的主路和 旁路输入及其输出火线相序必须一致。 |
12 | 电池输入正、负和电池 N 是 否接反。 | 用万用表测量负组电池电压绝对值和正组 电池电压之后大于一定值(2×电池单体 数),负组电池电压绝对值与正组电池电 压之差小于单节电池电压(2V 或 12V)。 |